進入2022年最后一個月,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仍維持較高增速,造車新勢力們陸續公布11月銷量及交付量數據:11月,廣汽旗下新能源品牌埃安銷量達28,765輛,同比增長91%;1-11月累計銷量241,149輛,同比增長128%,提前實現全年銷量翻倍。11月,哪吒汽車交付15,072輛,同比增長51%;1-11月累計交付量已達144,278輛,同比增長142%。11月,理想汽車共交付新車15,034輛,創下單月最高交付紀錄,總累計交付量為236,101輛。11月,蔚來交付14,178輛,同比增長30.3%;1-11月累計交付106,671輛,年度交付首次突破10萬輛。11月,極氪ZEEKR 001交付11,011輛,同比增長447.3%,環比增長8.8%,總累計交付66,611輛。11月,零跑汽車交付8,047輛,1-11月累計交付102,675輛。11月,小鵬汽車交付5,811輛;1-11月累計交付109,465輛,同比增長33%……
當前新能源車的滲透已從政策驅動轉向需求驅動,疊加儲能行業的快速增長,共同支撐鋰電池的下游需求,由此展開的電池新能源產業鏈“擴產潮”仍在繼續。
據不完全統計,2022年11月,國內電池新能源產業鏈新增34個投資擴產項目,其中有27個公布投資金額,總金額達1736.72億元,其中不乏一些傳統能源巨頭、跨界公司入局,使得電池新能源產業鏈愈發強大。
百億級項目頻現 跨界公司巨資入局
新能源汽車產銷的快速增長以及儲能市場的不斷攀升,成為電池產業鏈企業的最大推動力。據上表可以看出,除了原電池產業鏈企業加快擴產速度,跨界公司更是攜巨資入局,在已公布投資額的27個項目中,超50億元投資額項目15個,占比過半,其中百億級投資額項目多達8個。
11月29日,東方盛虹公告,公司的二級控股子公司湖北海格斯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擬投資建設配套原料及磷酸鐵、磷酸鐵鋰新能源材料項目,項目總投資186.84億元,建設期為2年。
11月27日,中色正元鋰電池正極材料前驅體項目簽約儀式舉行。該項目由中國有色礦業集團有限公司和廈門鎢業共同投資建設,總投資100億元,坐落于安徽銅陵經開區東部園區,主要產品為鋰電池正極材料前驅體。
11月23日,大中礦業公告,公司、國城控股、上海錦源晟、景成投資擬在赤峰市克什克騰旗計劃投資約200億元,打造鋰電全產業鏈“低碳”產業園區,包括碳酸鋰、鋰鹽、新能源電站、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鋰電池、電池PACK、儲能電站及充換電站項目。此外,11月4日,大中礦業還公告,公司及下游企業擬在臨武縣投資建設含鋰多金屬露天礦采選、碳酸鋰及電池項目,預計總投資160億元。
11月21日,美聯新材公告,公司擬以自有或自籌資金向全資子公司美聯新材料(四川)有限公司增資4.5億元,并以該子公司為實施主體投資100億元建設“年產230萬噸新能源及高分子材料產業化建設項目”。
11月19日,云南牟定縣新能源材料產業基地項目簽約,項目由天力鋰能企業管理(河南)集團有限公司投資177億元建設,計劃合作推進鋰電池正極材料、年產10GWh/年電池電芯、年產10GWh/年智能儲能裝備、30萬噸/年鋰電池回收循環利用等項目,預計2022年底開工,建設周期為36個月。
11月11日,寶馬全新動力電池項目簽約儀式在沈陽舉行。本次簽約的全新動力電池項目由華晨寶馬投資,投資總額約為100億元,根據簽約協議,寶馬沈陽生產基地將進行動力電池生產的大規模擴建。
11月10日,國城三元正極材料生產項目(一期)正式簽約。項目由國城集團投建建設,計劃總投資100億元,建設年產10萬噸正極材料生產線等項目。其中,一期總投資50億元,達產后年產鋰電材料5萬噸,實現年產值100億元。
正極材料及上游原材料成擴產熱門
電池企業不斷上調產能規劃以期在未來獲取更多的市場份額,這也大幅提振了上游供應鏈企業擴產信心。此外,電池原材料價格的不斷上漲,也讓產業鏈玩家相繼“插手”上游材料項目建設,加快原材料布局。
統計在內的34個投資項目中,正極材料及上游原材料領域包含13個,其中9個項目公布了投資金額,投資總額約996.84億元。
從地理位置看,目前產業鏈企業開始往四川、江西、云南、湖北等地集中,尤其是鋰礦資源較為豐富的地區;從競爭格局來看,企業一體化產業發展路徑愈發明晰;從投資企業來看,該領域成為化工、礦產企業首選跨界投資領域,例如大中礦業、東方盛虹皆投資超百億資金入局。
研究機構EVTank、伊維經濟研究院聯合中國電池產業研究院共同發布的《中國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行業發展白皮書(2022年)》指出,正極材料行業相對其他行業而言,整體市場集中度較低,前十家企業合計市場份額低于50%。未來隨著電池企業、大化工企業、上游礦產企業跨界進入到正極材料領域,整個行業的競爭或將更加激烈,總體行業格局仍有可能發生較大改變。
值得關注的是,一方面上游原材料高企,中下游鋰電廠商、車企叫苦不迭;一方面各地鋰電池百億級投資擴產不斷。
在此背景下,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聯合發出《關于做好鋰離子電池產業鏈供應鏈協同穩定發展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各地市場監管部門要加大監管力度,嚴格查處鋰電產業上下游囤積居奇、哄抬價格、不正當競爭等行為,維護市場秩序。同時通知還提到,堅持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著力破除地方保護和區域割裂,共同建設高效規范、公平競爭、充分開放的全國鋰電統一大市場。
結語
就電池行業的產能規模而言,計量單位正在不斷提高,TWh時代也將加速到來。在這之中,產業鏈頭部企業已經搶先一步踏入規?;偁幍碾A段,并且已經開始不斷延伸上下游領域;而“新玩家”還正在頻頻攜巨資入局,未來上下游產能是否能及時匹配是行業需要面對的問題。
另外,鈉離子電池、固態電池等新型電池技術正在加速到來,也將帶動新的一批電池材料企業快速發展,在這從0到1的起步階段,搶先布局者誰能彎道超車還未明朗,未來的電池新能源市場格局皆有可能。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中關村新型電池技術創新聯盟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網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中關村新型電池技術創新聯盟)”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一周內進行,以便我們及時處理。電話:010-62899890 郵箱:119@battery100.org
03-07????來源:生意社
05-02????來源:電池百人會-電池網
06-26????來源:電池百人會-電池網
08-21????來源:我愛電車網
01-10????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