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池百人會理事:北京大學其魯
電池百人會理事:其魯
單位職務
北京大學新能源材料與技術實驗室主任、博士生導師、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
公司簡介
北京大學創辦于1898年,初名京師大學堂,是中國第一所國立綜合性大學,也是當時中國最高教育行政機關。辛亥革命后,于1912年改為現名。
作為新文化運動的中心和“五四”運動的策源地,作為中國最早傳播馬克思主義和民主科學思想的發祥地,作為中國共產黨最早的活動基地,北京大學為民族的振興和解放、國家的建設和發展、社會的文明和進步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貢獻,在中國走向現代化的進程中起到了重要的先鋒作用。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的傳統精神和勤奮、嚴謹、求實、創新的學風在這里生生不息、代代相傳。
1917年,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學校長,他“循思想自由原則,取兼容并包主義”,對北京大學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促進了思想解放和學術繁榮。陳獨秀、李大釗、毛澤東以及魯迅、胡適等一批杰出人才都曾在北京大學任職或任教。
1937年盧溝橋事變后,北京大學與清華大學、南開大學南遷長沙,共同組成長沙臨時大學。不久,臨時大學又遷到昆明,改稱國立西南聯合大學??谷諔馉巹倮?,北京大學于1946年10月在北平復學。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全國高校于1952年進行院系調整,北京大學成為一所以文理基礎教學和研究為主的綜合性大學,為國家培養了大批人才。據不完全統計,北京大學的校友和教師有400多位兩院院士,中國人文社科界有影響的人士相當多也出自北京大學。
改革開放以來,北京大學進入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大發展、大建設的新時期,并成為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的兩所大學之一。
1998年5月4日,北京大學百年校慶之際,國家主席江澤民在慶祝北京大學建校一百周年大會上發表講話,發出了“為了實現現代化,我國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一流大學”的號召。在國家的支持下,北京大學適時啟動“創建世界一流大學計劃”,從此,北京大學的歷史翻開了新的一頁。
2000年4月3日,北京大學與原北京醫科大學合并,組建了新的北京大學。原北京醫科大學的前身是國立北京醫學專門學校,創建于1912年10月26日。20世紀三、四十年代,學校一度名為北平大學醫學院,并于1946年7月并入北京大學。1952年在全國高校院系調整中,北京大學醫學院脫離北京大學,獨立為北京醫學院。1985年更名為北京醫科大學,1996年成為國家首批“211工程”重點支持的醫科大學。兩校合并進一步拓寬了北京大學的學科結構,為促進醫學與人文社會科學及理科的結合,改革醫學教育奠定了基礎。
近年來,在“211工程”和“985工程”的支持下,北京大學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發展階段,在學科建設、人才培養、師資隊伍建設、教學科研等各方面都取得了顯著成績,為將北大建設成為世界一流大學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今天的北京大學已經成為國家培養高素質、創造性人才的搖籃、科學研究的前沿和知識創新的重要基地和國際交流的重要橋梁和窗口。
人物簡介
其魯,1957年10月出生,蒙古族,北京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材料科學家,我國鈷酸鋰、錳酸鋰電池正極材料主要奠基人。北京大學新能源材料與技術實驗室主任,2008年北京奧運會清潔能源電動車用動力電池項目首席科學家,國家“十一五”863電動汽車動力鋰電池項目負責人。曾任中信國安盟固利總經理。
1977年考入內蒙古大學化學系,1992年在國東京大學獲得理學博士學位,1992年-2000年在日本從事化學與材料的研究開發工作。2000年9月回到闊別14年的祖國,被北京大學化學院應用化學系聘為教授、博士生導師。他一邊從事化學與新材料科學的教學和科研工作,一邊主持一個由國家有關部門投資上億元的鋰離子二次電池研究開發項目。
【鏈接】關于電池百人會(CBHA)
中關村新型電池技術創新聯盟(簡稱“聯盟”,注冊商標:電池百人會),由從事電池整個產業鏈的礦產、材料、制造設備、實驗設備、檢測、電池制造及組裝、電池管理系統、充電樁、新能源汽車、儲能等企業(上市公司)以及大學、科研院所、行業咨詢、行業協會、媒體、基金投資、券商等企事業單位和團體組成?,F有備案登記成員單位超過150家,產業相關領域的企業(含新能源汽車、儲能、消費電子板塊)超過400家,成員單位上市公司市值超過25000億元。
聯盟管理部門:中關村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業務指導,登記機關為北京市民政局,活動區域:全國。業務范圍:開展新型電池領域的學術研究、學術交流、技術研發、咨詢培訓、會議會展、承辦委托、國際交流。聯盟旗下子品牌活動:問道、約局、賦能。
“問道”系列活動為企業家俱樂部活動,已在青島、吉林等地舉辦過“問道”嶗山、“問道”長白山等活動。問企業生存之道,問電池新能源行業持續發展之道,開展“問道”活動旨在共同探討行業熱點話題、企業家抱團發展。
“約局”系列活動為一把手圈子,目前已在青島、深圳、南京、北京、新鄉、杭州等城市成功舉辦,每次鎖定一個城市和一個核心主題; 與行業企業家當面悟道,深入交流技術與行業熱點、焦點話題;通過座談交流、學習參觀、加強上中下游之間產業整合、投資重組,約政策之局、約市場之局、約公司之局、約智慧之局、約人脈之局。
“賦能”系列公開課,我們邀請清華大學、中南大學、北京大學等管理專家教授,進行關于競爭力、管理、執行力、戰略、行業技術、知識產權等培訓。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中關村新型電池技術創新聯盟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網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中關村新型電池技術創新聯盟)”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一周內進行,以便我們及時處理。電話:010-62899890 郵箱:119@battery100.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