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池百人會“約局”深圳:鋰電產業鏈“產能過
中關村新型電池技術創新聯盟2018年全國電池新能源產業鏈“約局”系列活動第二站(深圳站)
電池百人會-電池網1月15日訊(張倩 巒水 深圳、北京報道)新能源汽車免征車輛購置稅優惠政策延期三年影響及新能源汽車雙積分政策正式發布、禁產禁售燃油車時間表提上議程等利好政策,表明中國政府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堅定決心。中汽協數據顯示,2017年,新能源汽車產銷均接近80萬輛,產量達到79.4萬輛,銷售達77.7萬輛,同比分別增長53.8%和53.3%,預計2018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將超過100萬輛。
工信部于2016年和2017年分別發布《汽車動力電池行業規范條件》和《促進汽車動力電池產業發展行動方案》。其中,汽車動力電池行業規范條件將動力電池企業的準入門檻大幅提高,產能由“不低于0.2GWh”提升至“不低于8Gwh”;促進汽車動力電池產業發展行動方案提出,到2020年,動力電池行業總產能超過100GWh,形成產銷規模在40GWh以上、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龍頭企業。由此動力電池企業加速擴產提升產能,中國電池網從上市公司公告及公開報道中,統計了最近一年(2017.01.01-2017.12.31)鋰電池及其上游材料投資情況,統計在內的100個投資項目中,鋰電池項目38個、正極材料及上游礦產資源項目34個、負極材料及鋰電銅箔項目15個、鋰電隔膜項目6個、電解液項目7個,有84個項目公布了投資額,總額超2159億元。受動力鋰電池需求激增影響,隨之而來的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隔膜、電解液及鋰資源,產業鏈之間的合作聯動愈發明顯,2017年,統計鋰電池產業鏈重組項目有35個,34個項目公布了交易金額,總額超465億元?! ?/p>
另外,受益新能源產業快速發展,全球電池隔膜生產線也在快速擴張,目前已出現產能過剩局面。中國塑協電池隔膜專委會秘書長孫冬泉在第5屆鋰電“達沃斯”上表示,僅2017年3月,國內便有10多家企業宣布新增隔膜生產線40多條,產能超10億平方米。截至2017年10月底,全國已經公開的新增投資生產線超過120條。預計2018年還有20家企業有意向進入鋰電池隔膜行業,屆時全國鋰電池隔膜產能將達到80億平方米,鋰電隔膜行業或面臨全面虧損……
面對新能源產業鏈一系列盲目擴產,如何控制重復投資、投機現象值得深思!
1月6日下午,由中關村新型電池技術創新聯盟、電池百人會(微號:CBHA100)、電池網(微號:mybattery)、我愛電車網(微號:xevcar)聯合主辦,欣旺達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深圳普瑞賽思檢測技術有限公司協辦的中關村新型電池技術創新聯盟2018年全國電池新能源產業鏈“約局”系列活動第二站(深圳站)在欣旺達光明工業園圓滿落幕。鋰電“達沃斯”論壇組委會/電池百人會秘書長、電池網創始人/董事長于清教表示,“約局”系列活動是中關村新型電池技術創新聯盟/電池百人會/中國電池網/鋰電“達沃斯”組委會繼全國巡回調研行、“問道”等品牌活動后新的嘗試和創新,“約局”活動旨在通過座談交流、學習參觀、加強上中下游之間產業整合、投資重組;約政策之局、約市場之局、約公司之局、約智慧之局、約人脈之局,是一場電池新能源產業鏈圈子的企業家、大咖的正能量“約局”,和有影響力的人一起影響更有影響力的人;活動每次鎖定一個城市和一個核心主題,與行業企業家當面悟道,深入交流技術與行業熱點、焦點話題。
會上,深圳市雄韜電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張華農、易事特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何思模、深圳市貝特瑞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岳敏、深圳中興創新材料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胡達文、深圳市創明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院長楊俊、深圳市華寶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執行副總馮先廣、深圳市星源材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秀峰、欣旺達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梁銳、深圳普瑞賽思檢測技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朱靜博士、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項目經理郭偉男、深圳新宙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趙寶順等逾30家上市公司、新三板、上市公司控股子公司的企業家及高層就上下游產業鏈將如何珠聯璧合、強強聯手?產能過剩論如何解讀?2018,新時代、新動能、新藍海如何選擇等行業熱點話題進行深入探討。
鋰電“達沃斯”論壇組委會/電池百人會秘書長、電池網創始人/董事長 于清教 電池網資料圖片
于清教表示,無論做隔膜、正極材料、負極材料、動力電池、新能源車、設備等都面臨產能過剩警示,產能過剩主要表現在低端的產能過多(“壞產能”),同時,企業通過并購等捷徑跨界而來也會導致產能過剩。在于清教看來,未來3-5年是一個巨頭作戰的時代。2017年,企業間“捆綁現象”凸顯出來,北汽新能源、比亞迪、國軒高科、寧德時代等都在“捆綁”。隨著產業縱深發展、高度集中,動力電池企業將會加速布局核心的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電解液、隔膜等。
深圳市雄韜電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張華農
深圳市雄韜電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張華農表示,雄韜主要是以鉛酸為主的企業,在鋰電方面,根本沒可能趕得上比亞迪、CATL,所以未來準備走一些細分市場,比如跟鉛酸相關的,叉車領域可能是公司主攻的一個方向。張華農認為,“與其去跟進政府的補貼,還不如去做政府補貼之外的,等大家補貼完了再來做的時候,公司基本已經實現成功轉型。”同時,公司還積極投資燃料電池領域。據測算,燃料電池未來的成本比鋰電池要低,上批量以后,前途會非常廣。另外,在物流車、低速車上,雄韜比較關注錳酸鋰板塊,因為日本就三家車廠,豐田和本田去做了燃料電池,尼桑再做電動車,用的就是錳酸鋰系列。張華農表示,如果錳酸鋰系列能解決高溫問題的話,是非常有前途的。
易事特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何思模
易事特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何思模介紹,易事特在UPS領域有28年經驗,光伏發電方面,最近29億收購了做電池片和電池組件的越南光伏企業,另外,在充電樁、儲能、磁懸浮軌道交通領域也有布局。在何思??磥?,電池、儲能等領域,發展空間巨大,特別是在國際市場。同時呼吁,不要擴產能,企業應該在成本、產品、技術上下功夫,把價格、成本控制好,才能在國際上有大的核心競爭力。
深圳市貝特瑞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岳敏
深圳市貝特瑞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岳敏表示,目前新能源行業明顯出現產能過剩局面。其中負極材料領域,前四家的產量加起來夠全球使用;動力電池領域,前三家加起來超過今年整個裝機所用的電池;正極材料等也面臨產能過剩問題。在岳敏看來,新能源汽車不會因為材料上漲一直漲價,從電池產業成本、原材料獲取、價格波動等方面考慮優選磷酸鐵鋰,未來看好磷酸鐵鋰和高鎳產品。中國的新能源汽車也是最有可能繼高鐵以后又一個大的產業。岳敏認為,新能源汽車行業不會隨著國家政策的退坡而影響整個行業的發展,希望行業形成利益共同體,通過合作推進行業發展。
深圳中興創新材料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胡達文
深圳中興創新材料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胡達文認為,一個產業的產能過剩是絕對的,往往表現形態就是落后的多、先進的不足。優勝劣汰形勢下,只有瞄準客戶需求,堅定的去投入、去研發,相信企業還有整個產業、國家都會迎來發展期。胡達文還表示,公司堅持在干法上加大研發的投入以及產能上的投入,明年產能或翻倍。另外,公司2017年申報了30多個專利,目前專利在隔膜行業排第二。
深圳市創明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院長楊俊
深圳市創明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院長楊俊介紹,創明電池以3C產品起家,同時涉足動力電池領域,主要做三元電池,目前已經形成銷售規模的80%來自乘用車。楊俊稱,從整個行業來看,電池企業是最難的,去年鈷價漲了70%、鋰價漲40%、石墨、鎳也都在漲,整個產業中上游在漲價,下游要求降價,對電池企業的擠壓非常殘酷。根據調查顯示,從家用角度來說,第一輛車想買新能源車的意愿不是很大,未來看好出租、共享領域。同時,公司也會在制作上降低成本,在品質上投入研發,找到適合的市場才是發展的根本。
深圳市華寶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執行副總馮先廣
深圳市華寶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執行副總馮先廣稱,作為國內做移動電源比較早的企業之一,目前公司主要的發展方向是做便攜儲能??蛻羰袌鲋饕嫦驀?。馮先廣表示,便攜儲能領域,市場還沒有開始,競爭已經是非常激烈了,成本上升壓力下,不但要做好產品質量,價格也要求優惠。
深圳市星源材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秀峰
深圳市星源材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秀峰表示,星源材質是做隔膜最早的一家企業,定位于全球的供應商,始終把產品、技術發展放在首位,同時注重綜合競爭能力。陳秀峰表示,都說隔膜毛利很高,其實從電池的四大材料看隔膜的投資是最不劃算的,在國內市場,高端產能不足、低端過?,F狀明顯,企業之間往往都在打價格戰。另外,外行欲投資進入新能源領域,要以光伏產業為前車之鑒。陳秀峰預計,明年后年每年都會有10%以上的電池廠、材料廠會關門,大洗牌已經開始,沒有資金實力、產品技術優勢、渠道優勢的企業將無法存活,最后能活下來的企業只有30%。
欣旺達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梁銳
欣旺達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梁銳稱,欣旺達去年在3c電池領域獲得華為、oppo、vivo、小米等企業訂單,業績實現高增長。同時積極布局動力電池領域,為下一步公司邁向千億級做鋪墊。在梁銳看來,目前在動力電池技術領域跟日韓差距拉近,國家每年投三四百億來支持動力電池的發展,實際上是為了把動力電池產業打造成中國工業另外一個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新能源產業獲取國家補貼的同時要以“技術、質量、成本”為核心要素;其次,從材料到電芯、PACK、運營、儲能、整車廠全產業鏈需要重視戰略合作。隨著鋰礦、鈷礦資源的減少,回收等重復利用會成為發展趨勢,通過動力電池全生命周期培育業務,形成循環經濟的模式,會產生很多的業務機會;另外,提倡優勢互補、合作共贏。每個企業都不可能包打天下,希望各企業不要惡意競爭,在競爭中共同成長、共同提升,才是健康發展的模式。
深圳普瑞賽思檢測技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朱靜博士
深圳普瑞賽思檢測技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朱靜博士表示,近年接觸各個車企,包括歐洲、日韓、中國大陸送過來檢測的各種樣品,在2013年的時候明顯能感受到日韓電芯在安全和一致性上有明顯優勢,但現在差距在不斷縮小。朱靜稱,動力電池重投入,同樣檢測行業為確保產品整個全生命周期的安全性也注重投入。另外,公司也希望能夠提供產品信息的服務,通過大數據的積累,為大家時效分析提供一些數據或是依據,不僅僅是參與應用環節,而是從生產到制造,運輸到應用整個環節中,為新能源的發展保駕護航。
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項目經理郭偉男
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項目經理郭偉男認為,目前發展新能源汽車已成為趨勢,另外,在市場經濟下,一旦競爭就會出現過剩,企業要有規劃的擴產能。郭偉男稱,在磷酸鐵鋰和三元電池方面,更看好磷酸鐵鋰。在新能源大巴領域,使用磷酸鐵鋰有更好的安全性;三元電池的發展方向是為純電動車服務,而純電動車最大的市場是面向個人消費。同時,磷酸鐵鋰的價格、成本可預期,而三元風險比較大。郭偉男建議,整個產業要多家企業去進行垂直整合、深度合作,從終端運用到整車、系統、電芯、原材料,到上游的材料的合成,整合各方資源,推動產業發展。
深圳新宙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趙寶順
深圳新宙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趙寶順介紹,新宙邦以“格物致用,厚德致遠”為企業文化,在與客戶、供應商合作過程中都遵守契約。趙寶順表示,目前電池廠都希望能把材料價格降得更低一些,公司在以品質為中心的基礎上,盡可能降低價格,讓客戶用的放心。
“約局”小結:新能源汽車市場高速發展引導資本市場投資鋰電行業,“強者恒強”局面將日益凸顯,沒有資金實力、產品技術優勢、渠道優勢的企業將很難存活。企業發展要從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上下功夫,降低成本、提高技術、控制風險,同時還可以從細分領域市場入手,而不是一味地產能擴張。
真正的市場不是靠補貼出來的,建議新能源行業補貼政策轉向優質企業。每個企業都不可能包打天下,企業發展間拒絕惡意競爭,呼吁全產業鏈形成利益共同體,整個產業要多家企業去進行垂直整合、深度合作,從終端運用到整車、系統、電芯、原材料,到上游的材料的合成,整合各方資源抱團發展,打造行業健康生態鏈。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電池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網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涉及資本市場或上市公司內容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關村新型電池技術創新聯盟)”的作品,凡屬媒體采訪本網或本網協調的專家、企業家等資源的稿件,轉載目的在于傳遞行業更多的信息或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一周內進行,以便我們及時處理、刪除。電話:400-6197-660-2?郵箱:119@itdcw.com